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的法律风险

 存在的风险

1.资源整合的差异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观,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与组织规模架构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导致了各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实施进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外包服务商的服务理念可能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

2.内部控制力减弱:由于企业与外包服务商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因而不能要求服务商以服从的姿态开展实践工作。而外包人力资源则不直接接受企业的管理,而接受外包服务商的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来说执行力欠缺,企业的控制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

3.对外责任可能扩大:尽管企业内部实施了外包的形式,这是企业进行管理的模式,法律风险可通过与服务商的具体约定进行分配;但对外而言,外包的部门代表的则是企业本身,因而企业应对其外包职能部门所实施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4.商业秘密风险更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外包对企业本身的影响可能会是高渗人性的,企业对服务商逐渐产生高依赖感,企业可能受制于外包服务商,尤其是科技核心部门如通过外包形式操控,就类似企业仅存躯壳而大脑核心被控制,就会存在变盘的可能性.例如:外包服务商会掌握企业大量的信息甚至是商业机密,也可能与将来客户分享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泄露来自资源管理方面的机密。

 风险控制

1.仔细分析研究决定本企业适合外包的事务范围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必须针对本企业的特性,清楚地界定企业内部的哪些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适合进行外包。如果预计规划和分析评估不充分,人力资源外包项目选择不合适,外包可能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还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给企业带来经营安全上的风险。

2.对外包服务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供应商的水平差别较大,不排除一些资质较差、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外包服务商也在以各种宣传手法招揽项目,这些外包商在自己的内部流程管理、专业外包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上有很大的缺陷,使得发包方在选择外包商方面花费大量的成本。对此,对我们的企业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在寻找合适的服务商作为合作伙伴时,必须对其资质、专业化程度和信用等级进行严格审查和筛选,以免日后在外包过程中产生法律风险。

3.通过协议确定双方权利义务

为了保证外包业务的顺利开展,双方应就外包事宜签署一份外包协议书,明确相关责任的承担。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外包模式、具体项目、工作流程、方案报价、服务质量监控指标、激励与法律约束条款等。特别是对外包商的保密义务提出明确要求,该项保密义务的履行期限不应随着合同关系的终止而终止,以确保客户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签订关于个别核心技术人员的继续留用服务期承诺(这里的服务期承诺是基于外包服务商与企业之间的约定,与企业与员工所签订的服务期承诺有所区别)。

4.进行外包后做好内部职工的沟通理解工作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新出现的管理模式必定在融合初期会出现较多问题,尤其是进行整块职能外包的情况下,会发生各种利益的再分配和员工岗位的变动,因此多数不能融合的问题出在员工身上,出现职能变化后,员工可能觉得职责被替代而恐慌,难免会有一定抵触情绪,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造成内部员工流失的局面。另外,企业将人力资源职能外包出去后,可能会丧失对原本自己企业员工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控制,丧失与员工沟通和互动,因而要更加注重与职工的沟通与理解,构建和谐工作氛围,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的执行力。

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聘请律师,咨询劳动法问题,请到律师事务所与张滔律师当面详谈。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69号A座15楼,电话:1381607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