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换岗位被单位强行辞退
2007年7月,三十岁出头的吴女士与某工程设备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正式上班后主要从事项目采购工作。吴女士很珍惜这份工作,工作时间不长就做出了明显的成绩,升职为该公司采购部项目经理。2008年10月,公司与吴女士续签了劳动合同,合同期至2011年10月1日。然而让吴女士没有料到的是,2010年1月8日,公司单方通知她由采购部调入营销部任项目拓展代表。一直从事采购部工作的吴女士表示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后来她书面告知公司不同意调动岗位,可是公司强行要求吴女士更换工作岗位。
当月15日,公司再次通知吴女士,须在16日进行工作交接并到营销部报到,否则按《员工手册》处理。针对公司的强硬态度,吴女士同日及20日又两次书面回复公司不同意调动岗位。1月21日,公司不顾吴女士仍在原岗位上班的事实,以其18日至20日在营销部旷工3日为由,对其进行通报并解除劳动合同。次日,吴女士只得离开公司。吴女士随后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未能获得支持。吴女士将公司告上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她在诉状中称:公司有意单方面调动工作岗位,变相迫使自己接受不合理安排,并借机将自己不到新岗位视为旷工,从而达到违法解除合同的目的。吴女士主张公司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25290元及补发2010年1月16日至21日的工资779.77元,并补缴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的社会保险。
状告单位获得赔偿一万余元
案件审理中,被告公司辩称:吴女士连续旷工,公司是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和1月16日至21日的工资。由于吴女士连续旷工在先,请求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8月3日,鼓楼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内容;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即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对将要变更的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更换员工的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
本案中,公司对劳动合同中工作岗位与吴女士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通知吴女士调动工作岗位,并以吴女士未到新工作岗位达3日将其定性为旷工,解除与吴女士的劳动合同,这一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吴女士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及补发工资的诉讼请求成立,法院予以支持。因公司未提供吴女士的绩效工资情况,故法庭采纳吴女士主张的月平均工资为4215元,据此依照相关标准,公司应当向吴女士支付经济补偿金12645元。公司于2010年1月21日解除与吴女士的劳动合同,未支付1月18日至21日的工资,依照上述工资标准,公司应当向吴女士支付工资775元。吴女士要求公司补缴社会保险,因该请求不属于法院处理范围,法院不予处理。依据查明的事实及上述认定,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吴女士经济补偿金及工资总计13420元。驳回了吴女士的其它诉讼请求。
发表评论